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:::
圖片著作權註記及使用限制: 創用CC姓名標示 3.0 台灣及其後版本(CC BY 3.0 TW +)

經濟農場員工與親友在咖啡工廠門口合照

分類

國家文化記憶庫分類-產業經濟

創作者

不詳

影音類型

照片

貢獻者

時間資訊

拍攝時間: 民國/戰後時期

地點資訊

拍攝地點: 雲林縣斗六市

時間分期

民國戰後時期

原件著作權註記及使用限制

創用CC姓名標示-非商業性 3.0 台灣及其後版本(CC BY-NC 3.0 TW +)

這張攝於雲林縣經濟農場門口的照片只能當作回憶來看了,當時年輕帥氣的技師陳守宜現在已經85歲,成為雲林咖啡界的耆老,不過老驥伏櫪,志在千里,雖然很早就因為斗六咖啡工廠停工而離開烘焙技師一職,但多年來陳守宜仍自己烘咖啡豆,烘豆技術自然也一日千里。

照片中左二陳守宜,左三場長司機,其他二人則是經濟農場員工親友來訪,趁著機會在雲林縣經濟農場門口前攝影留念。陳守宜自嘲到咖啡工廠擔任烘焙技師,主管咖啡製程與管控就像是摸著石頭過河。學機械出身的他跟工廠內那台巨無霸烘豆機沒有什麼淵源,當然也不是烘咖啡豆的專家,臨危授命就一頭栽進去了。

當時的斗六咖啡工廠承載許多人的期待和希望。在咖啡工廠設立的幾年前巴西的咖啡歉收,國際咖啡價格大漲,而台灣又急缺外匯,因此咖啡豆種植與咖啡加工外銷成為台灣賺取外匯的希望。只是巴西復原的很快,而且其他國家大規模栽種咖啡的產量也跟著出來,沒幾年國際咖啡價格又回到正常水準。台灣的咖啡不敵國際競爭,最後斗六咖啡工廠也以停工收場,而這張照片也成為咖啡工廠一絲絲的遺憾。

撰寫者

許逢麟

資料來源

陳守宜
:::